绿色纤维是指原料来源于生物质和可循环再生原料、生产过程低碳环保、制成品弃后对环境无污染的化学纤维。
绿色纤维要求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具有“绿色”的特征,包括原辅材料选用、加工过程、遗弃处理等环节,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产品应具备下列相关条件,且至少有一项具有独特的优势:
(一)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,加工过程无污染;
(二)纤维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具有突出节能、降耗、减污、免染等特点的新技术,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;
(三)纤维产品的加工过程中使用了无毒、对环境友好的浆料、染料、整理剂等高新技术产品和清洁生产工艺;产品不含有任何违禁的化学品,并带有某种特殊功能;
(四)纤维产品的消费使用后,不会因遗弃或处理带来环境问题。可循环利用或回归自然。
综上所述,下列产品具备绿色纤维的特点:
溶剂法纤维素纤维、海洋生物基纤维、生物基合成纤维等生物基化学纤维,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,原液着色化学纤维。
二、绿色纤维生产及产品品质标准
(一)原辅料采购规范
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(再生涤纶)原辅料采购要符合《再生涤纶行业绿色原辅料采购规范》,其他行业参照执行。
(二)生产标准
1、HX/T 52001 再生涤纶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
2、HX/T 52002 聚酯涤纶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
3、HX/T 52003 氨纶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
4、HX/T 52004 聚酰胺6 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
5、HX/T 52005 粘胶纤维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
(三)产品品质标准
产品品质要求达到相应产品标准优级指标,标准中没有优级的要求达到一级。正在制定中的相关产品标准,一经发布后也将列入产品品质评价标准体系;尚未制定行业协会及以上级别标准的新产品,须先颁布协会、行业或国家标准后方可进行申报。
1、生物基化学纤维
序号 |
标准号 |
标准名称 |
1 |
HX/T 51005 |
海藻酸盐纤维 |
2 |
FZ/T 52012 |
壳聚糖短纤维 |
3 |
FZ/T 52019 |
莱赛尔短纤维 |
4 |
FZ/T 52031 |
聚对苯二甲酸-1,3-丙二醇酯(PTT)短纤维 |
5 |
FZ/T 52041 |
聚乳酸短纤维 |
6 |
FZ/T 54019 |
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(PTT)牵伸丝 |
7 |
FZ/T 54020 |
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(PTT)弹力丝 |
8 |
FZ/T 54021 |
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(PTT)预取向丝 |
9 |
FZ/T 54051 |
有色聚对苯二甲酸-1,3-丙二醇酯(PTT)牵伸丝 |
10 |
其他 |
最新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协会标准 |
2、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
序号 |
标准号 |
标准名称 |
1 |
FZ/T 51008 |
再生聚酯(PET)瓶片 |
2 |
FZ/T 52010 |
再生涤纶短纤维 |
3 |
FZ/T 52025 |
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 |
4 |
FZ/T 52026 |
再生阻燃涤纶短纤维 |
5 |
FZ/T 52038 |
充填用再生涤纶超短纤维 |
6 |
FZ/T 54046 |
再生涤纶预取向丝 |
7 |
FZ/T 54047 |
再生涤纶低弹丝 |
8 |
FZ/T 54048 |
再生涤纶牵伸丝 |
9 |
FZ/T 54078 |
再生涤纶预取向丝/牵伸丝(POY/FDY)异收缩混纤丝 |
10 |
其他 |
最新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协会标准 |
3、原液着色化学纤维
序号 |
标准号 |
标准名称 |
1 |
FZ/T 52018 |
有色涤纶短纤维 |
2 |
FZ/T 52025 |
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 |
3 |
FZ/T 52036 |
有色缝纫线用涤纶短纤维 |
4 |
FZ/T 52040 |
有色腈纶短纤维和丝束 |
5 |
FZ/T 53004 |
有色涤纶毛条 |
6 |
FZ/T 54005 |
有色涤纶低弹丝 |
7 |
FZ/T 54006 |
有色涤纶牵伸丝 |
8 |
FZ/T 54022 |
有色涤纶工业长丝 |
9 |
FZ/T 54051 |
有色聚对苯二甲酸-1,3-丙二醇酯(PTT)牵伸丝 |
10 |
FZ/T 54052 |
有色涤纶牵伸单丝 |
11 |
FZ/T 54063 |
有色涤纶预取向丝 |
12 |
GB/T 14189 |
纤维及聚酯切片 |
13 |
其他 |
最新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协会标准 |
(四)终端产品标准
使用绿色纤维纯纺或混纺,不含禁用物质;使用原液着色化学纤维不经过印染工序。
序号 |
标准号 |
标准名称 |
1 |
GB/T 18885 |
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 |
2 |
GB 18401 |
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|
绿色纤维 |
服装 |
家纺 |
医疗卫生 |
其他 |
生物基 化学纤维 |
壳聚糖、海藻纤维:3% 其他: 纯纺90% 混纺35% |
|||
循环再利用 化学纤维 |
纯纺90% 混纺35% |
纯纺90% 混纺50% |
纯纺90% 混纺30% |
纯纺90% 混纺50% |
原液着色 化学纤维 |
纯纺90% 混纺50% |
(六)体系认证
1、碳足迹认证
经具备第三方认证资质的机构出具的碳足迹认证
2、再生产品/体系认证
经具备第三方认证资质的机构出具的再生产品/体系认证
3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
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
4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
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
5、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
社会责任报告,须经具备第三方认证资质或中国化纤协会认可后方有效。
6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
OHASA 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
(七)行业准入条件或规范条件:粘胶行业及再生化学纤维(涤纶)行业必须满足相关政府部门对行业的准入及规范条件要求。
1、《粘胶纤维企业准入条件》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(2010年第94号)(以下简称《粘胶纤维企业准入条件》);
2、《再生化学纤维(涤纶)行业规范条件》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(2015年第40号)(以下简称《再生化学纤维(涤纶)行业规范条件》)。
已通过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准入条件或规范条件、清洁生产评价、再生产品及体系认证、质量管理体系、环境管理体系、社会责任管理体系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审核的企业,仅提供相关审核文件的复印件即可。